醫院動態
懷孕經歷:為何醫療越發達生孩子越難?
近年來,晚婚、遲育已成為社會的普遍現象。由于晚婚與遲育,治療不孕的需求因而增加,隨著年齡增高,因不孕癥而需借助人工生殖才能生育的比率也越高。專家指出,生育的黃金期,往往也是職涯打拼的黃金期,有生育意愿的民眾,想生最好趕在33歲以前“造人”成功;已婚夫妻如在未避孕情況下,超過1年仍無法自然懷孕,最好及早就醫,了解原因,尤其是年過30歲的已婚夫妻,更是要把握生育時鐘“早生貴子”,千萬別因忙于事業或心存觀望而耽誤了生育大計。
今年36歲的楊女士,在家里保了幾個月的胎,終于挺著大肚子來上班了,“現在應該算是安全期了。”
楊女士年初發現自己懷孕后倍加小心,但不祥之兆還是發生了。“大概在懷孕7周左右時,我開始出現先兆流產現象。”楊女士在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后,醫生要求她回家臥床休息——保胎。
這期間,楊女士每天要吃大量的保胎藥、維生素E等營養藥,在家里還不能亂動,楊女士說,那一陣每天躺在床上沒少為胎兒的健康擔心。懷孕第5個月時,楊女士又被醫生告知:“胎心有些不齊,加之高齡產婦的問題,需要做‘羊水穿刺’,進一步鑒定胎兒的健康狀況。”等待做“羊水穿刺”之前又做了大量的檢查,醫生的回答總是模棱兩可,這讓楊女士本來就揪著的心更放不下了。做“羊水穿刺”時,在長長的細針穿入腹部的那一刻,楊女士說,“為了孩子,那個疼痛還能忍受。”“羊水穿刺”結果出來后,醫生給出的結論還算滿意:“目前胎兒沒有太大問題。”
“我一直認為我是最‘倒霉’的孕婦,但每次到醫院做檢查時,我發現發生在我身上的問題在許多孕婦身上就不算問題,和她們比我還算幸運的。”楊女士說和自己一起做檢查的一個孕婦就發生了胎兒在生長初期突然“胎死腹中”,不得不做流產拿掉胎兒;還有的在做“羊水穿刺”后檢查出問題,而在五六個月時去做引產;還有的從剛一懷孕開始就在醫院里一直保胎,直到最后生了……天天陪著楊女士跑醫院的楊媽媽總是對女兒念叨:“我生了你們仨,就沒這么費勁過。現在醫療水平越來越發達了,可怎么生個孩子反倒越來越難了呢?”
- 上一篇:
- 下一篇:治療不孕關鍵一步:精準檢查